合肥捷佳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经理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庐江商品条形码如何查询?
作者:合肥捷佳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8-18 08:38:37
手机二维码技术正在中国兴起。有了它,购票、促销以及身份认证等行为变得更为简便。
想去观看正在热映的大片,无需出门就能拿到带有场次和座位信息的手机电子票;
走到商店门口发现有打折信息,拿手机一照,就立刻拿到电子折扣券;拿到对方的名片,同样用手机一照,就能马上了解到名片内容之外的更多信息......现在,一种应用在手机上的二维码技术正在让移动商务变得简单快捷。
移动的二维码
二维码,在生活中还是比较陌生的,一维码倒是随处可见。超市里的货物上贴着的黑白相间和数字组合的条形码就是一维码的一种。而二维合肥条码看起来就花里胡哨一些,它由码词构成的纵横交错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和存放信息,通常整个标签为方形,也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彩色标签。
当然,二维码比一维码花哨并不是为了好看。据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孙羽介绍,二维码是一种全新的自动识别和信息载体技术,它能将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增加搭载的信息量。
与一维码相比,由于是几何图形文件,二维码可存储的信息量是前者的几十倍,并且在编码和译码时加上了密码,保密性更好,而一维码光凭肉眼就能读出粗细线的意义。二维码还可以打印和传真,大大减少了制作成本,而我们平常看到的一维码内容只是一个关键词,完整信息仍保存在数据库中,打印和传真件识别不出条码内容。再者,假如一维码严重折叠或者出现了磨损情况,那么它也无法被识读出内容,二维码则采用了错误纠正码技术,在磨损率达到50%的情况下仍然能读出有效信息。
实际上,二维码的功能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十分相似,都能够承载大量信息,不过它没有RFID的远距离读取特征,但它比RFID的芯片成本低,所以目前被业内认为是经济划算,并且私密性较好的一种技术。
当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装备了获取和识别二维码的软件后,手机的应用空间就能够得到充分扩展了。北京元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宇说。二维码和手机结合起来,就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
要在手机上应用二维码,首先手机必须具有彩信、摄像功能,而且还要下载相应的译码软件,而商户那边则需要安装二维码相关解决方案,以此能够将各类信息加载整合,生成二维码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当用户拿着手机二维码入场或购物时,商家还要有配套的读取设备来辨认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
当用户下载了译码软件并打开使用时,手机的摄像功能也自动打开了,将摄像头对准报纸、杂志、海报、电视、网页、CD封面甚至电影票、名片等出现二维条形码的图案,就自动下载了铃声、图片、最新资讯、个人信息、优惠券、会员卡等信息。
本土势力的崛起
二维码技术并不难,诺盛电信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宋永军说,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构建,以及解决多种标准之间的兼容等问题。
现在世界上常见的二维条码有20多种,被AIM协会(AssociationforAutomaticIdentificationandMobility)公开的标准就有12种,中国目前常见的二维条码都源自于国外技术,例如美国的PDF417码、日本的QR码,都被翻译成中国的国家标准。美国讯宝科技公司(Symbol)和日本电装公司(Denso)都是二维码技术的领头羊。不过,目前,中国的本土势力也正在崛起。
北京元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将为今年夏季的青岛啤酒节提供手机二维码电子门票服务。而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则利用自主研发的优码让《北京晚报》的读者用手机能直接链接到电子版内容。在手机无法拍摄二维码的情况下,优码还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数字编号,方便读者发送后获取电子版信息,与之相匹配的优码通软件还能够解析各种二维码。上海龙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自主研发出了龙贝码,用于手机购票业务。
尽管中国的本土势力都在积极研发自己标准的二维码,但宋永军认为,这样会出现不同开发商之间的软件无法兼容,以及二维码上内容的适配和业务设计等问题。
而中国移动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长沙、上海试点手机二维码业务,他们与麦当劳公司(McDonald's)合作试用手机二维码折扣券的应用,还与上海影城进行手机二维码电子影票的试点。由电信运营商来统一主导,被业内认为是能快速推广手机二维码应用的途径,但是,由于二维码业务存在着识读业务和被识读业务之分,商业模式比较复杂,平台提供商、商家、用户、电信运营商之间如何建立一个双赢的模式等,也是手机二维码能否推广应用的一个关键。
五花八门的商用
如今在日本的繁华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折扣信息,拿手机照一下这些载有折扣信息的二维码,就可以下载到各类电子折扣券,拿到商家那里被读取设备一扫就能使用。
不仅仅如此,二维条码还可以存储个人资讯,别人在跟你交换名片之后,就可以用手机照一下名片上的二维码,立刻就能读到你名片上无法涵盖到的更丰富的个人信息。如果在商品的使用手册、产品规格、报章杂志、广告宣传等资料上附加二维条码,用户手机中的译码软件启动之后对准二维码,就直接链接到了商户的公司网站上,也能够进行快速拨号。
据李振宇介绍,当手机有了电子支付功能和二维码服务之后,在购买自动售货机里的物品时,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对应物品的二维码,物品名及价格等电子认证信息发送到银联系统,银联系统再将认证信息回执传到商家,就直接完成了购买和支付。
现在,《北京晚报》的读者在下载了相应软件并启动之后,对准《北京晚报》相应版面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北京晚报手机报的内容,或是获取商品折扣、购买影票以及查询问路等服务。
过去要想通过手机购票,要么需要上网预订,要么通过电话预订,但是不能像到现场那样可以挑选自己想要的座位。由上海卓尚信息有限公司开发的订票网站一票通已开始与上海各大影院合作开展手机二维码电子票服务。据公司首席信息官(CIO)李永生介绍,用户可以在网站看到影院座位图,选好场次和座位,通过电子支付方式付款后,用户会收到二维码电子票信息,在影院门口将手机屏幕上的二维码对着读取设备读一下,就可以确认入场。柯达超级电影世界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柯达影院在一些大片上映时,专门提供了一间放映厅供使用电子票的用户入场。而上海影城、大光明影院以及星美影城都相继采用了手机二维码的电子票。
移动条码的二维世界正在不断扩张,未来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条形码最早出现在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70年代左右。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遍使用条形码技术,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早在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Wood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被叫做“公牛眼”代码。靶式的同心圆是由圆条和空绘成圆环形。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形码很相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工艺和商品经济还没有能力印制出这种码。然而,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统一代码UPC码的奠基人。以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rdFe--ssel)为代表的几名发明家,于1959年提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数字0-9中每个数字可由七段平行条组成。但是这种码使机器难以识读,使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的确促进了后来条形码的产生于发展。不久,E·F·布宁克(E·F·Brinker)申请了另一项专利,该专利是将条形码标识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的一个系统,被北美铁路系统采纳。这两项可以说是条形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形码符号方案,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条形码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次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以库存验算。这是条形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1972年蒙那奇·马金(Monarch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Codebar)码,到此美国的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形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形码码制。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的条形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97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超级市场上,UPC码的成功应用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次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并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到了1981年由于EAN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故改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简称IAN。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习惯,至今仍称为EAN。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建立POS系统,研究标准化以及信息输入方式、印制技术等。并在EAN基础上,于1978年制定出日本物品编码JAN。同年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始进行厂家登记注册,并全面转入条形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10年之后成为EAN最大的用户。
从80年代初,人们围绕提高条形码符号的信息密度,开展了多项研究。128码和93码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128码于1981年被推荐使用,而93码于1982年使用。这两种码的优点是条形码符号密度比39码高出近30%。随着条形码技术的发展,条形码码制种类不断增加,因而标准化问题显得很突出。为此先后制定了军用标准1189;交叉25码、39码和库德巴码ANSI标准MH10.8M等等。同时一些行业也开始建立行业标准,以适应发展需要。此后,戴维·阿利尔又研制出49码,这是一种非传统的条形码符号,它比以往的条形码符号具有更高的密度。接着特德·威廉斯(TedWilliams)推出16K码,这是一种适用于激光系统的码制。到目前为止,共有40多种条形码码制,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和印刷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及一些出口企业,把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一些行业如图书、邮电、物资管理部门和外贸部门已开始使用条形码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国土化的资讯社会到来之时,起源于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的合肥条码与条码技术,及各种应用系统,引起世界流通领域里的大变革正风靡世界。条码作为一种可印制的计算机语言、未来学家称之为“计算机文化”。90年代的国际流通领域将条码誉为商品进入国际计算机市场的“身份证”,使全世界对它刮目相看。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象一条条经济信息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条条纽带,一经与EDI系统相联,便形成多项、多元的信息网,各种商品的相关信息犹如投入了一个无形的永不停息的自动导向传送机构,流向世界各地,活跃在世界商品流通领域。
合肥条码是由规则条码、空格和对应的文字构成的标记,“条码”指的是光的反射率低的部分,“空格”指的是光的反射率高的部分,由这些条码和空格构成的数据表示一定的信息,可以由特定的设备读取,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文件通常,每个商品的代码只有一种,在通常的一维代码中,通过条码扫描枪、数据库确立条码和商品信息的对应关系,条码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后,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操作数据进行处理。因此,普通的一维码在使用中仅用作识别信息,其含义通过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来实现。
条码的优越性。条码扫描枪的条码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当前的自动识别技术。
确定了合肥条码的扫描方向后,下一步的工作便是对条码符号中的数据字符进行判别。无论是进行扫描方向的判别还是进行数据字符的判别,都是通过判别字符的逻辑值(条码二进制表示)来实现的。条码表示方法有两类:一类是两种元素宽度的码制,另一类是多种元素宽度的条码,逻辑值可能通过和单位模块比较判别。这种方法对于印刷质量好、没有缺陷的条码比较适用。但是对于印刷质量不好,如条码线条展宽、细化等这样的条码则不能解译。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采用相似边距离测量方法。
理论上条码字符的逻辑值应该由条码的实际宽度来判别,而相似边距离方法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对符号中相邻元素的相似边之间距离的测量来判别字符的逻辑值,而不是由元素宽度的实际值来判别。此类方法的优点是:即使条码质量存在缺陷,使得实际测量值和条码应该具有的理论值有较大的偏差,仍然可以根据相似边的距离能够正确进行解释。相似边之间的距离可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字符进行判别。该方法使得即使条码印刷质量有偏差,仍能正确对条码进行识读。
上一篇:包河区条码有哪些特点?
下一篇:合肥商品条形码的技术优点
- 肥西产品条形码:商业效益的双重提升[ 2025-01-16 ]
- 肥西产品条形码的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 2025-01-15 ]
- 瑶海区条形码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作用[ 2025-01-14 ]
- 瑶海区条形码对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 2025-01-13 ]
- 长丰商品条形码设计实践[ 2025-01-12 ]
- 长丰商品条形码设计指南[ 2025-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