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捷佳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经理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包河区条形码需要申请吗?
作者:合肥捷佳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9-04 08:01:38
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化程度的加深,图书馆已经采用条形码技术实现了图书采购、编目、借阅的自动化。那么,期刊文献的管理能否也采用条形码技术,实现期刊文献的自动化管理?
我们知道: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并由美国人乔·伍德兰德于1949年提出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即计算机可读的一种信息符号。它是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不同,平行相邻的条和空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反映和表示一种特定内容的代码。该技术一经产生,便迅速推广开来。我国于1988年成立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其中,ISSN/EAN这一权威性期刊代码在全国期刊中得到广泛地推广和采用。这样就为期刊文献的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笔者认为,采用条形码技术,实现期刊文献的自动化管理是完全可行的。国际期刊ISSN/EAN条形码及其结构国际期刊ISSN/EAN条形码是EAN条形码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由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国际中心和欧洲商品编码协会(EAN)协商建立的。国际期刊条形码的主要作用是将期刊的国际刊号(ISS
N)和期次号等信息转换成EAN的条形码形式,最终达到光笔联机输入处理。国际期刊ISSN/EAN条形码是由主体部分和附加部分组成。主体部分由期刊前缀代码,期刊的品种号、条形码的龄期号和校验码四个部分组成,其具体结构是:期刊的前缀代号:2位数,所有ISSN/EAN条形码具有一个共同的前缀“977”。
国际期刊ISSN/EAN条形码在期刊文献管理中的可行性及优势21ISSN/EAN条形码的可行性。国际期刊ISSN/EAN条形码是唯一的将期刊文献标识到某种期刊的某一期次的条形码。ISSN/EAN的唯一性便可使期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成为可能。方便查找目前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ISSN/EAN条形码就印在封面或封底上,非常醒目,这为计算机扫描录入提供了方便,省去了键盘录入的翻查之烦。
条形码是由点、线或空间组成的条线标签。它与主机的字符一样都具有某些二进制的特点,故输入转换环节少;而且,条形码的阅读采用扫描式,扫描录入速度为1600-1900字符/分之间,这是键盘录入所不能及的,所以大大提高了输入识别速度。24录入数据极为可靠。ISSN/EAN条形码中有校验位,可对录入的信息进行正确校验,即使录入速度很高,也可以防止信息的误读与漏读。在条形码的印刷质量和扫描环境欠佳的情况下,信息的差错率仅为三百万分之一。
国际期刊ISSN/EAN条形码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条形码的具体应用需要由光笔条形码阅读器、微机和期刊管理数据库组成的自动扫描识别处理系统,以及由通过网络连接若干自动扫描识别处理系统组成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其基本的工作进程为:通过光笔(或扫描器)扫描期刊上的ISSN/EAN条形码,自动转换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输入电脑的期刊管理系统进行处理。根据分解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对期刊进行许多方面的自动化管理。期刊的订购系统管理国际期刊ISSN/EAN条形码是由主体部分(期刊前缀代码、期刊品种号、条形码龄期号、校验码)和附加部分(期刊期次号或月次号)组成。那么,在期刊订购系统中,只要扫描到期刊条形码的主体部分,即可从数据库中提取到该种刊及馆藏情况。然后,将新一年的定价、订购份数及订购渠道等输入后,进行打印、计算、统计等工作。但条件是,邮局和自办发行单位在制订目录和订单时把期刊的ISSN/EAN条形码也印制在上面,这样不仅方便发行统计管理,也方便图书馆期刊文献的订购管理,避免了订购查重时翻检卡片目录之繁。
现刊验收系统管理因为国际期刊ISSN/EAN条形码的附加部分是期次号或目次号,这样只要著录时在刊名后注明其周期,便可通过扫描收到现期期刊条形码的全部组成,完成现期期刊的登到程序。同时,亦可显示详细的现刊到馆情况及架位,进行年度统计,打制催缺期刊单。而目前的手工登到卡片大多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在登到前需把刊物也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这样费时费力,很容易出现漏登或错登等情况。如果采用条形码登到,将会减少手工操作的弊端,真正实现期刊微机管理和充分发挥ISSN/EAN条形码的优势。
过刊入藏系统管理现刊验收到年底,往往就要下架,装订成合订本,成为过刊。重新入藏到过刊库。以待用户回溯检索、查阅。采用条形码对过刊进行管理,同样只要对国际期刊ISSN/EAN条形码主体部分(期刊的前缀代码、期刊品种号、条形码龄期号、校验码)进行扫描。即可实现微机管理,包括验收、编目、登录、合价、统计、结帐等。这样便省去了手工操作的验收、抽卡片、登录、合价、结帐、统计等多种工序,实现了一次扫描,多种输出的自动化功能。同时,在编制装订清单,显示馆藏及位置方面,ISSN/EAN条形码也显示优势。
期刊的编目系统管理通过ISSN/EAN条形码主体部分和经过编目的数据库,可将所需目录信息存入本馆期刊的数据库。并建议CNMARC格式中加入条形码著录项。当然,目前尚有少数刊物还没有使用ISSN/EAN条形码,但不能因此一叶障目,忽视条形码的存在。采用条形码技术,实现物品的自动化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和重要手段。作为文献集散地的图书馆,在提倡文献资源共享,期刊文献倍受青睐的今天,条形码技术就更加显示出优势。为此,笔者认为,图书馆界更应进一步开发期刊ISSN/EAN条形码技术,实现期刊文献自动化管理,提高期刊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使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再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上在线注册,提交资料(提交资料这部分相对较为麻烦。实在搞不懂的企业可以找我,本人大学生,挣点零花钱也不是不可)及缴费。
2.编码中心分中心审批。
3.国家中心审批。
4.审批成功当地编码分中心会发邮件给你,并与你联系后续事宜。
5.打印《中国商品合肥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登记表》一份,一张纸正反面打印并加盖公章,另外再加《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A4),并加盖公章送至分中心。
6.分中心提供公司前缀码以及培训通知及资料。
7.此时可以自己按流水号(3位)编制条码进行印刷,13位数字中最后一位数字为校验码,可以通过编码中心网站校验码工具获得。(百度上搜到的条码生成工具都不太靠谱,亲身试验过,条码对质量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会扫不出来,公家会问你要不要替你生成条码我记得大约是六七十块钱一个)
8.领取条码卡,证书,发票。(这是我疫情期间给自家的企业申请下来的证书,一共花了5天到手)
9.在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上注册(需用条码卡),添加产品,产品信息输入完毕点击确认。
10.若需要微信扫一扫,扫出产品信息。企业要开通微信共享,24小时后录入的产品信息可以在微信扫描出。
标签打印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可是使用过程中有些故障会让你手忙脚乱下面几点是合肥条码机应急的解决方法:1.标签打印机走纸不正常,只走半张,打印一张后亮红灯(斑马机器)原因:打印机参数设置错误。解决方法:以Z4M机器为例。点击开始菜单—设置—打印机—选择Z4M机器—单击右键—>属性—打印首选项—DocumentOption—DispenseMode—选择TearOff就OK了。
2.标签打印机在打印小标签时定不到位,打印内容总往上偏或往下偏原因:标签太小,传感器很难感测到纸。解决方法:一般标签的高最少要大于10以上才好定位,否则就要对标签进行偏移设置。在进行标签设置时,把标签的高设置为比实际标签高大个5mm左右,然后在根据具体偏移情况对标签进行偏移量的设置。
3.标签打印机印时字体清晰,条码不清晰原因:条码内容太多,密度太小。解决方法:缩短条码内容或增大条码密度。对于200dpi和300dpi的机器来说,条码密度一般要在7mils以上即比例因子要在2或2以上,打印出的条码才清晰。
4.标签打印机打印时内容打印不完全。原因:打印软件和驱动版本太低。解决方法:安装新版的软件和驱动。5.标签打印机打印时经常出现跳纸现象原因:打印设置错误。解决方法:在纸张大小及间距设置都正确的情况下,把BMP打印格式改为PCX格式进行打印。
合肥条码符号的识读涉及光学、电子学、微处理器等多种技术。要完成正确识读,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建立一个光学系统并产生一个光点,使该光点在人工或自动控制下能沿某一轨迹作直线运动且通过一个条码符号的左侧空白区、起始符、数据符、终止符及右侧空白区。
②建立一个反射光接收系统,使它能够接收到光点从条码符号上反射回来的光。同时要求接受系统的探测器的敏感面尽量与光点经过光学系统成像的尺寸相吻合。如果光点的成像比光敏感面小,则会使光点外的那些对探测器敏感的背景光进入探测器,影响识读。当然也要求来自条上的光点的反射光弱,而来自空上的光点的反射光强,以便通过反射光的强弱及持续时间来测定条(空)宽。
③要求光电转换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不失真地转换成电信号。
④要求电子电路将电信号放大、滤波、整形,并转换成电脉冲信号。
⑤建立某种译码算法,将所获得的电脉冲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信息。
⑥将所得到的信息转储到指定的地方。
上一篇:包河区商品条形码的规格内容
下一篇:肥西条形码的规格内容
- 肥西产品条形码:商业效益的双重提升[ 2025-01-16 ]
- 肥西产品条形码的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 2025-01-15 ]
- 瑶海区条形码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作用[ 2025-01-14 ]
- 瑶海区条形码对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 2025-01-13 ]
- 长丰商品条形码设计实践[ 2025-01-12 ]
- 长丰商品条形码设计指南[ 2025-01-11 ]